
(吉隆坡讯)“一白遮三丑”是许多亚洲人对美丽的定义,许多人出门就会想尽办法遮阳防晒,同时也会灌输和保护孩子免受阳光的侵害,但是,此举却使孩童无法从阳光照晒下吸收足够的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发育障碍疾病,对孩童的健康和发育造成影响。根据马来西亚东南亚营养研究调查(SEANUTS)报告指出,将近一半的城市与郊区孩童普遍缺乏维生素D,尤其城市的女孩占大多数。过度遮阳防晒少维D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保健科学院营养科学课程主任兼SEANUTS马来西亚首席研究员傅美君教授指出,造成孩童缺乏维生素D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获得足够的阳光照射所致。“虽然我国一年四季都是阳光普照,我们每天都有机会晒太阳吸取维生素D,但奇怪的是孩子们都缺乏维生素D。”她声称,可能是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所以不鼓励孩子到户外活动,造成孩子鲜少机会接触阳光。她提到,许多人也认为肤色白晢就是美,所以外出时就会做好防晒措施,此举阻止了维生素D的吸收,这就是为何城市女孩普遍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之一。儿科顾问杨祖妮(Yong Junina)医生解释说,维生素D是人体骨骼健康必须的营养素,同时能够控制血液中的钙含量。“儿童需要维生素D以帮助骨骼的生长发育,因为维生素D帮助钙质吸收,当太阳紫外线照在我们的皮肤上,我们的身体自然会製造更多的维生素D了。”恐引骨鬆骨折风险她提醒说,严重缺乏维生素D可以引起骨骼疏鬆症和骨折的风险,如果孩子的肌肤一直被遮掩,维生素D的缺乏风险也会提高。她坦承,大多数人能够从饮食中获取维生素D,只是少数食物如高脂的鱼、鸡蛋才有显着的维生素D。“阳光是维生素D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让皮肤晒太阳,吸收天然的维生素D,有助发育。”她说,她可以理解许多父母下班后因塞车无法及时赶在太阳下山前陪同孩子外出活动和晒太阳,而且,许多孩子也忙着上补习班、音乐班等而减少户外活动的机会。她建议,一些孩子因文化穿着限制或皮肤问题无法从晒太阳吸取维生素D,家长可咨询儿科医生的意见,看是否需要给孩子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至于甚幺时间最适合晒太阳来吸收维生素D的问题,傅美君坦承,没有“最好的时间”,每个人可以根据该国适当的时候晒太阳。“关键是如何晒才能从吸收到阳光中的维生素D,很多人怕皮肤晒黑,涂了防晒和防紫外线油才去晒太阳,这根本无法有效吸收阳光中的维生素D。”少运动营养过剩人口肥胖率上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儿童肥胖症是全球性问题,尤其在城市中,肥胖症流行率以惊人速度增长。马来西亚孩童也难逃肥胖症的危害,专家指出,城市肥胖儿童远比郊区儿童多,这主要因为吃太多又少运动导致,而且,整个大环境都不利于改善儿童营养过剩和过胖问题,因此,大马肥胖人口率不断上涨是必然趋势。傅美君教授指出,我国儿童面对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的现象,其中营养过剩的情况最为普遍,大马成年人肥胖率有节节上扬的趋向。她提出,根据SEANUTS的调查显示,每5名孩童就有一人超重,而大马超重和肥胖的孩童以城市男孩和女孩、郊区男孩占大多数,尤其7至12岁学龄的孩童因缺乏运动量导致超重。“现在的食物随手可得,甚至一天24小时都有食物供应,我们都吃得太好了,与此同时,大家只吃不动,造成体重增加,孩童则营养过剩和超重。”每日不超3杯牛奶杨祖妮医生指出,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良,所以购买牛奶给孩子喝,但是,家长又担心引起孩子超重的问题,她强调,正确喝牛奶最重要。“孩子发育成长需要钙质和其他重要的营养物质,牛奶是主要的营养来源之一,建议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生活方式和日常营养摄取量,选购脱脂或低脂牛奶给孩子喝,如果孩子有超重的问题,每天最多可以饮用3杯牛奶。”她强调,除了牛奶,孩童也必须从其他饮食吸收均衡营养,并进行户外运动,才能确保健康成长。规律运动改善健康体格马来西亚教师教育中心副总监兼运动与体育指导玛汉德星教授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至17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运动60分钟,不过,我国的生活环境导致越来越多孩子倾向于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而减少体力和缺乏阳光照晒,是不健康的发展趋势。他说,以往的学生都是活跃的孩子,因为一些环境因素,许多孩子都是步行或骑脚车上学、到户外踢球运动等,但现在的孩子却因为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已不像以往的孩子。他声称,有规律的运动有助改善孩子的健康和体格,并降低超重和肥胖所引起的疾病,而体格运动包括在家、学校和社区活动进行的游戏、竞技运动、体閑活动等也有一定的好处。“无论是家长或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扮演各自的角色,促进孩童了解体格运动的效益和重要性。”他认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提高运动量,而不是让孩子终日对着电视、电脑游戏、平板电脑等。/良医‧报道:包素菡‧2014.07.15